小灵通的缺点 购前冷静思考
小灵通自身缺陷
尽管购买小灵通有话费低廉、绿色环保的优点,但还是不得不提到小灵通的一些缺点,这样可以帮助消费者理智购买小灵通。小编为您介绍小灵通的自身缺点和消极前景,建议消费者购买小灵通不盲目跟风,需冷静思考。
小灵通网络有天然缺陷
小灵通是一种无线市话业务,利用已有的固定电话网络,实现无线接入,目前信息产业部将其定位为固定电话网的补充和延伸。它有两种技术实现手段,其一是落后的PHS,另外一个是CDMA WLL。根据目前情形看,如果真像市场上所宣称的"7-8月北京四环内网络覆盖率要达到80%以上",那么与此要求相匹配的网络技术应该是PHS,因为由大蜂窝高功率系统构成的CDMA制式,系统较为复杂,安装建设周期长,不是说要"铺网"就立马能搞定的(毕竟前段非典时期,北京通信公司不可能大面积的"铺网"。
真是这样的话,用户根本不值得去购买这个小灵通,这个网络存在了太多的天然缺陷。首先,这种PHS采用的微蜂窝技术,其特点是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小(在200米左右),要实现全城区的覆盖,所需基站数量庞大,密度很高。这种高密度的基站建设,使用户在使用时的基站切换很频繁,这种频繁切换很难保证通话的"无缝连接",经常出现"打着打着就没信号了",或者坐在车上"信号差听不清楚""没法用"。基于PHS技术的小灵通,在高速运动中易掉线,连UT斯达康的总裁吴鹰也是不讳言的,他戏称"小灵通适合的用户是以自行车代步的,而不是汽车用户"。
其次,由于其基站发射信号的功率低,绕射能力弱,信号穿透性较差,对建筑物的阻挡非常敏感,无法"穿堂入室",使用过小灵通的人多少有"站在窗前可以打,坐在客厅打不了"的体会。在开阔地带这种毛病不突出,但进入城区――高楼密集,应用环境复杂――的四环之内,它信号的不稳定性将很突出。加上天气寒冷的北方地区房屋建筑结构较厚,密封性好(夏天为了开空调也要"密封"),小灵通信号将更难正常传送,室内容易出现的"床头不通床尾通,站着不通蹲着通"很快就是个事实了。同样也是高楼大厦,比较深圳、上海两个地区,由于它们采用的小灵通网络技术是CDMA WLL的,虽然通话质量也不太好,但这方面的毛病可能会小点。
这种网络建设特点带来的其他毛病,其实也会到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。在试用小灵通的体验中,发现小灵通有明显的信号衰竭现象。在同一地点通话五分钟左右,会出现对方声音渐渐变小,直到2秒左右的无声状态。此后通话恢复正常。因此,通话会显得不连贯。还有,为达到无缝覆盖,需要建大量、高密度的基站,而这将大大增加运营商的成本。到目前为止,许多地方小灵通的网络覆盖仍然较差,包括在全国最早使用小灵通的杭州地区,至今网络覆盖问题仍然不能让用户满意。
话机终端应用成本高
小灵通,最早是信息产业部用于"为难以辅设固定电话网络的偏远地区提供通信服务"之用的一种手段,希望它能够在"电信普遍服务"中解决好农村的通信问题。但是,在实际的应用中,无论是中国电信还是中国网通,对小灵通业务的发展并没有照顾到这些偏远地区,而是集中于中小城市,现在更是将目光对准大城市。这种业务发展的方向是与政策允许的范围相冲突的。在它"城市策略"启动的同时,它也就成为了一种电信"灰色地带"之产品。
哎呀,环球小编暂时没收集到小灵通相关的品牌排行,可以看看右侧信息,有很多与《小灵通的缺点 购前冷静思考》相关的资讯